投资者常说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指的是证券交易价格形成与发现的过程与运作机制。

理解市场微观结构有助于我们设计量化交易策略。

那么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模型又有哪些呢?我们将在本篇文章中做简单介绍。

  对于市场监管机构来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市场质量及其指标紧密相关,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进行市场质量评价、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规则制定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市场质量的相关内容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经典模型进行简要的介绍。

  学术界关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于存货的研究阶段;

  第二个阶段:基于信息成本的研究阶段。

mark

 在存货研究阶段,Demsetz等人建立了存货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供求变动对存货进行调整,对做市商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

  在信息成本研究阶段,学术界依据对做市商定价策略和交易者定价策略的不同分析设立了三个模型:

  第一阶段模型:对做市商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的信息模型、

  第二阶段模型:对知情交易者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的知情交易者策略性交易模型

  第三阶段模型:对不知情交易者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的不知情交易者策略性交易模型。

存货模型

  在报价驱动的交易下,做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做市商向市场报出一个将要对外卖出证券的价格,即要价,报出一个将要对外买进证券的价格,即出价。要价和出价之间的差额就是买卖价差。

  研究者认为做市商是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其在市场买卖指令流不相匹配的情况下提供“即时性”服务。

  为了防止破产,做市商手中会持有一部分现金或存货头寸,做市商通过设定买卖报价差来弥补自身持有这些头寸所带来的风险。

  Demsetz模型是最早的存货模型,也是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形成的基础。自诞生以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逐渐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完善,进而形成了三类代表性的存货模型:

  第一类:基于指令流不确定性的存货模型,如Garmen模型和A-M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做市商设定的价格如何随存货头寸的变化而变化。

mark

第二类:基于做市商决策最优化的存货模型,如以Stoll等人为代表的两期和多期模型。这些模型通过分析做市商的决策最优化问题来考察存货成本对证券价格行为的影响。

  第三类:基于多名做市商决策最优化的存货模型,如Ho-Stoll模型和CMSW模型。前者着重分析多名做市商对价格决定的影响,后者分析了个别做市商买卖报价价差和市场价差(所有交易商的最低买入报价和最高卖出报价之间的差额)之间的区别,探讨市场价差的形成机制。

这三类模型均属于批量交易模型。

从实践来看,存货模型所解释的价格行为并未得到肯定的检验。Hasbrouck研究发现证券价格短期变化可以用存货模型进行解释,但从长期看,价格受其他信息影响更大。同时存货模型中最重要的结论也存在许多争议,即做市商存在存货头寸偏好。Madhavanand Smidt与 Hasbrouck and Sofianos发现,做市商在短期内存在存货偏好,但在长期内,做市商将偏离这些偏好头寸。

信息模型

​ 在信息模型中我们只介绍第一大类模型,即做市商定价策略分析类的模型。

  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学者对买卖价差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研究存货持有成本转变成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价格行为。

  存货模型并不会考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然而在信息模型下,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者从逆向选择理论出发,侧重于研究做市商如何从市场交易中获得信息,通过贝叶斯学习过程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为市场价格。

  信息模型属于序贯交易模型,Copeland和Galai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中引入信息成本概念来反映交易信息的信号传递过程,但该模型未能摆脱存货模型的影响,随着动态因素的引入,最终形成了两类代表性模型:

  第一类:Glosten-Milgrom的序贯交易模型。这类模型首先考虑了影响做市商定价行为的第一因素,即交易者提交的指令的类型。他们认为,由于交易指令的类型具有信号作用,因此,做市商将分别依据交易指令的类型来设定买卖报价。这种调整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贝叶斯学习过程。因此,贝叶斯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信息模型中分析做市商报价动态调整过程的重要工具,用它可以描述买卖报价对信息所作的动态调整过程。

mark

自Glosten—Milgrom 模型问世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分析做市商如何从指令流中学习信息以及信息影响价格的波动。因此,Glosten—Milgrom 模型市信息模型发展中的里程碑。

  第二类:Easley-O'Hara的序贯交易模型。这类模型考察了影响做市商定价行为的第二个因素——交易规模对买卖报价的影响,其结论是,做市商的定价行为会依赖于委托指令规模,数量比较大的委托指令往往以比较差的价格成交。其后Easley和O'Hara考察了影响做市商定价行为的第三个因素——交易的时间性对买卖报价的影响。他们证明,交易的时间性会影响报价,并且交易时间间隔会影响价差大小。